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网站首页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学院党建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数字校园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信息公开

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;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;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“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”称号,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、教育部评为“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。

信息公开

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系部就业指导工作制度与实施措施

作者: 时间:2018-10-31 点击数:

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系部就业指导工作制度与实施措施

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大量劳动者和各方面人才,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,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来的全局,高等职业技能院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,合理使用毕业生人才资源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
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并极为重要的工作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充分就业,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,使就业工作有效顺利地进行,结合我系毕业生的实际状况,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制度,为毕业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,意义重大。

 认清形势,深化改革

由于思想观念,体制和工作等原因,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产生了一些新问题,出现了一些新困难。目前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形势严峻,进一步解放思想,转变观念尤为重要。就业推荐工作要以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稳定大局,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,进一步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,建立市场导向,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,努力实现我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。

 完善毕业生管理体制

在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领导下,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,成立由系主管领导负责,有关职能,教研室参加的协调机构,统筹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,深入调查研究,认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形势,把就业指导推荐工作纳入本系工作的整体规划,提出深化改革,妥善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措施。

 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

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,提高教学质量,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实际需要,为适应就业需要,要加强对在校生的专业技能培训,鼓励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。

 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

引导毕业生到基层、到中小企业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,抓住小城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,积极创造条件,拓宽渠道,引导并推荐毕业生到基层中去。

 及时发布就业信息

保持同应届毕业生的联系,及时发布就业信息,采取措施,实现就业市场,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沟通,实现网上资源共享,更好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。

 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

加强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,人生观、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,使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,自主择业、勤奋创业、终身学习的观念,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,到基层机构建功立业的思想,加强就业指导,提高就业率,提高服务水平,及时追踪报道做出突出贡献的毕业生的典型事迹,在全校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。特别是到基层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。